胆色初心生霸气 工匠精神寻有迹
——金融专业学子随队赴温州文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的要求,为探寻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内涵,让新时代青年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赴温州文成南田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4日启程前往温州文成南田镇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文成这个拥有独特地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的农业发展高地,当地居民发掘此地优势,在规避劣势,不断发展,坚守奉献中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土地情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生产发展所赋有的工匠精神。
一、调研黄垟坑村、绿神农业基地的工匠精神
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黄垟坑村的黄桃基地负责人徐法强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扶贫项目开发,想为文成县摘掉贫困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采用边上的溪流浇灌,种植出了口感甘甜可口、浓郁多汁的黄桃。黄桃良好的产销量也为改善徐师傅经济状况的同时,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极大带动周边低收入农户发展增收。
调研小组成员采摘的黄桃果实
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绿神农业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徐培夫在政府出台“退林还耕”政策后,为带动当地经济生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启用村民,开展农民培训、提供技能技术推广提升服务等方式,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技能和新方法传授给大家,村民们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更新了老旧的思想观念、学习到了知识、丰富了精神需求,在辐射与带动周边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调研小组成员与黄桃农场主合影
二、寻访红色踪迹中的工匠精神
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是一个党员人数高达1528人的红色基地,老党员更是不在少数。老党员为党的改革发展事业发挥着先锋作用,是当代青年的学习榜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采访老党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党员都在退伍后拒绝国家分配,坚持要回到家乡建设农业发展,积极带动当地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帮助村民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立志于服务村民,践行党员使命。
慰问小组成员对老党员展开访谈
老党员向慰问小组成员敬礼
三、体验田间地头的工匠精神
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郑岙村专注农耕种植10年的新时代农场主黄旭炳在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下,主动承担农业发展责任,积极参与作物种植,探寻建设小康的秘诀。
黄师傅带领队员们参观子孙田粮
黄师傅一直认为“道”在“技”中,所以唯有创新才能让这片土地发挥出它的生产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黄师傅自主创新170多亩地的七彩稻田,10亩地的赤松茸和140亩地的油茶树。
黄师傅与队员介绍种植理念与经历
实践团成员也在黄师傅的指导下,深入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苦,赤脚踩进田里,淤泥漫过膝盖,阳光大片大片的照射,汗水随着弯腰起身的不断重复早就打湿了同学们的衣襟。虽然苦累,但是正是印证了一句话:“凡心所向,素履以往。”黄师傅以自然与本心之道为纸,以先进技术与虚心求教为笔,在温州文成南田镇郑岙村画出他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队员们体验插秧
四、感受声声叮嘱中的工匠精神
金融管理学院赴温州文成南田镇社会实践团在当地各村通过PPT宣讲,街头普及,分发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单、宣讲防范诈骗措施等方式分别进行了反假币、电信诈骗和数字货币的宣讲活动。
宣讲小组成员在高村文化礼堂进行反假币知识宣讲
经过本次志愿宣讲活动,实践团真的帮助了村民们尽量避免了财产损失的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践团让村里的老人可以跟上经济发展新趋势,他们都是曾经这个社会的建设者,时代进步的同时不应该抛弃他们。唤起了他们对于自身进步的渴望,一起跟随时代步伐,勇攀时代高峰。
宣讲小组成员在完成宣讲后与当地居民合影
五、学习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中的工匠精神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是我省迈入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认真研读报告内容,全面准确把握党代会精神实质,重点领悟报告中总结过去5年的9方面历史成就,深刻理解把握5大战略指引,牢牢把握11方面重要遵循,明确“两个先行”奋斗目标、“8个高地”具体目标、以及“5大工作导向”与“10个着力点”等报告内容。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此次社会实践团队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会议的开展,让团队成员们认识到自己作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提升自身意识与站位,在余下的社会实践过程以及大学生活中将会勇扛时代使命,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践团全体成员在会议室学习省十五次党代会会议精神
工匠精神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匠人身上,也绝不仅限于把工作做的极致完美。随着时代进步,它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工匠,于国是重器,于家是栋梁,于人是楷模。
我们在纪录片里见到的火箭“心脏”焊接师高凤林,“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重现《清明上河图》的盛景的木雕师郑春辉……他们是大国工匠,他们的工匠精神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工匠精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也一直在我们周遭,如我们此次文成之行中,根植道技合一精神的黄旭炳师傅,勇于守正创新的徐培夫师傅,始终扎根故里的退伍老党员们以及发扬志愿精神、为村民做实事的实践团成员,都在展现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优秀精神。我们也将我们的实践成果编辑成稿件发布在各大网站,现代职教网与网易新闻报道了我们“寻访红色踪迹 赓续红色根脉”寻访在党50年老党员的经历;新浪浙江报道了我们在黄桃农场“采桃黄垟炕 悠然见南山”。
此次实践活动提升了当代青年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品质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个⼈、每个单位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精神的力量坚不可摧,历久弥新,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启航,作为新时代青年,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谱写民族未来。
六、心得
来到南田镇社会实践期间,我感受过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体会过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感悟过历久弥坚的革命情怀,但最令我肃然起敬的就是坚守奉献的工匠精神。
从黄桃基地到子孙田粮,从老党员到农场主。在这座小城,我们从这些坚守的人身上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习到了态度的根本是:一个人,是谁不重要,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让自己做的事重要。
“工匠精神”,知易行难。前路远兮,上下求索。唯有真正理解“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内涵,才能明白如何做一个真正拥有匠心的人,如何去坚守工匠精神。